


警惕“手機脖”
健康科普


你是否
無論白天黑夜
無論坐著躺著
乘車、走路都在低頭看手機
上廁所、吃飯、睡覺前……
手機絕不離手
始終做到“人機合一”
接著出現(xiàn)脖子疼痛、僵硬等等癥狀
甚至導致頸椎病
以上情況你是否對號入座呢?
如果有,請注意了!
你可能得了“手機脖”

什么是“手機脖”?
01

“手機脖”的表現(xiàn)是長期低頭玩手機等電子設備引起頸肩部疼痛、頭痛等各種不適癥狀。長此以往,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損害。只要長期低頭使用電子設備,或多或少、或輕或重地就會患上“手機脖”。
“手機脖”的形成過程及臨床表現(xiàn)
02

健康的頸椎,有良好的前凸弧度,周圍的韌帶、肌肉附著在頸椎上,維持了頸部整體的穩(wěn)定性,當眼睛平視時,頸椎可維持正常的弧度。
正常平視時,頸部肌肉承受的重量約等于頭部的重量,大約為10斤,當?shù)皖^時,頸部肌肉承受的重量會逐漸上升:
■ 身體直立時,普通成年人的腦袋平均重量為5公斤。
■ 看電腦時,低頭角度約為15度,頸椎間盤壓力增加到12公斤。
■ 伏案工作時,低頭角度約為30度,頸椎間盤承受18公斤的壓力。
■ 玩手機時,低頭角度約為60度,頸椎間盤承受的壓力達27公斤,相當于一個7歲兒童的體重。
因此,長期低頭時,頸椎的生理曲度就會發(fā)生改變,正常的頸椎結構也會發(fā)生改變,頸椎會慢慢變直,甚至出現(xiàn)反弓,甚至頸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神經(jīng)等。
此外,長期低頭時,頸肩背部周圍的肌肉被拉長、胸腹部肌肉縮短,頸肩部肌肉長期處于肌肉緊張狀態(tài)、得不到休息,久而久之肩頸部出現(xiàn)僵硬、疼痛、頭暈、胸悶、視物模糊等癥狀。頸椎和椎間盤也將承受更大的“壓力”,其肌腱附著點、頸椎小關節(jié)等部位就可能出現(xiàn)骨質(zhì)增生、小關節(jié)紊亂,甚至會出現(xiàn)頸椎間盤突出等。
自測!你的頸椎還好嗎?
03


下面幾個小動作測測自己的頸椎是否還好呢?
第一個動作 :將我們的頭緩緩地向前傾大約45°,看看我們的下巴能不能貼到自己的身體 ;
第二個動作 :將我們的頭緩緩地向后傾大約45°,看看我們的眼睛能不能直視天花板 ;
第三個動作 :將我們的頭緩緩地向左轉(zhuǎn) 80°,看能不能順利地完成 ;
第四個動作 :將我們的頭緩緩地向右轉(zhuǎn) 80°,看能不能順利地完成。
這些動作看似非常簡單,但對于絕大多數(shù)的低頭族而言,卻是一項非常難的挑戰(zhàn),因為他們的頸椎已經(jīng)受到很大的傷害,當他們想輕松完成這一系列簡單的小動作時必然會感受到疼痛,這就說明頸椎病可能已經(jīng)關注他們很久了,只是自身沒有發(fā)覺,可是要重視起來呦!
如何遠離“手機脖”?
04

■ 端正站位或坐姿:低頭玩手機時間不應超過15分鐘,看手機時最好保持手機和視線平齊,或者手機稍微高一點,頭部保持直立,不要含胸駝背。
■ 長期伏案,應盡量拉近與工作臺的距離:將桌椅高度調(diào)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(tài),電腦顯示屏適當抬高,視線與屏幕水平。
■ 養(yǎng)成工作1小時左右就起身活動的習慣:雙手抱著后腦勺向后仰4~5下,然后行擴胸、聳肩的動作,或者做頸椎操。
■ 睡前玩手機最好仰躺:如果手肘比較吃力,可以使用安全的手機支架。眼視屏幕,最好是向下傾斜45度左右,時間不要超過半個小時。
■ 選擇合適的床鋪和枕頭:睡眠時枕頭不宜太高,也不能過于柔軟 ;需保持正確的睡姿,這樣才能夠讓頸椎不受傷害。同時,頸椎病患者選擇枕頭稍有彈性即可,彈性過大會造成頸部肌肉疲勞和損傷。
■ 注意頸部肌肉的功能鍛煉:例如放風箏、打羽毛球、游泳等仰頭運動,可以加強頸部肌肉后伸的力量,鍛煉頸部和腰背部肌肉,減少肌肉的勞損。
■ 遇有不適,及時就醫(yī):明確診斷,以防貽誤病情。
鍛煉頸椎的小方法
05

縮頸
頭部放正,背部挺直保持下頜與眼為一平面維持3秒鐘,重復10次。
上斜方肌伸展
輕輕地用手扶住對側頭,同時另一側手在背部伸展維持3秒鐘,重復10次。
上頸曲伸
通過點頭動作輕微曲伸上頸。盡力使頸伸長,維持3秒鐘,重復10次。
曲頸
頭向前彎曲,再回到開始位置維持3秒鐘,重復10次。
伸展頸部
頭部向后彎曲,然后回到開始部位維持3秒鐘,重復10次。
聳肩
上下聳肩、向前然后向后 重復10次。
轉(zhuǎn)動頸部
慢慢轉(zhuǎn)頭看左肩、然后轉(zhuǎn)向右肩維持3秒鐘,重復10次。
牽拉頸部
在腕上部抓住手臂向下和對側牽拉。將頭部向同側輕輕傾斜,維持3秒鐘,重復10次。
在進行頸椎靈活性鍛煉的同時,我們需要注意將力量鍛煉和靈活性鍛煉結合在一起哦~
全科醫(yī)學科簡介
濮陽市人民醫(yī)院全科醫(yī)學科是濮陽市醫(yī)學重點培育學科,多次榮獲省、市全科技能大賽團體一、二等獎及個人一、二、三等獎??剖覉F隊24人,其中主任醫(yī)師2人,副主任醫(yī)師1人,主治醫(yī)師4人,住院醫(yī)師2人。主要承擔未分化疾病、多系統(tǒng)疾病、慢性疾病康復為主的治療工作,為患者提供預防保健、健康管理等方面咨詢。根據(jù)患者具體情況,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,提供全面、連續(xù)的健康管理服務,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。
病區(qū)位置:住院五部5樓
END
供稿 | 趙愛華
編輯 | 井靜
初審 | 張暉
復審 | 李偉琳
終審 | 陳水懷
(部分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