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總有意外發(fā)生,如何有效地在第一時間采取相關的急救措施,減輕和延緩傷情,為進一步治療爭取時間呢?學會幾種常見的處理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,大家一起學起來!
常見外傷 1.冷敷:用冰袋或冷水瓶裝冷敷約15分鐘。 2.制動:用手帕或繃帶扎緊扭傷部位,按舒適的姿勢固定好位置,避免活動。 3.熱敷:24小時后,可局部熱敷,增加血液循環(huán),促進恢復。 溫馨提醒: 扭傷部位不要揉搓,避免造成大量出血,滲出。 如有明顯腫痛,不能活動,及時就醫(yī),查看有無骨折,韌帶損傷等情況。
處理方法:
第一步:流動水清洗傷口。
第二步:使用干凈的碘伏棉簽或苯扎氯銨棉簽局部消毒。
第三步:根據(jù)傷口情況,小傷口貼上創(chuàng)口貼即可;傷口較大時使用紗布包扎。
處理方法: 一沖:用大量干凈的流動冷水持續(xù)沖洗降溫,大約20-30分鐘,在沖洗過程中避免冷水沖力過大。 二脫:如有衣物,降溫后予以脫掉,不能強行剝離,可用剪刀剪開。 三泡:繼續(xù)用冷水持續(xù)浸泡10-30分鐘,進一步緩解疼痛。 四蓋:用無菌紗布或干凈的毛巾覆蓋傷口并固定,保持傷口清潔。 五送:如果局部皮膚出現(xiàn)灰色或紅褐色,甚至變黑發(fā)焦,建議及時就醫(yī)。
處理方法:
第一步:使用干凈的紗布或毛巾壓在傷口至少5分鐘。
第二步:使用干凈的碘伏棉簽或苯扎氯銨棉簽局部消毒。
第三步:使用根據(jù)傷口大小,使用創(chuàng)口貼或紗布覆蓋于割傷處。如果割傷面積較大,及時就醫(yī)。
指壓止血法
指壓止血(壓迫止血)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臨時止血方法,適用于頭、頸部和四肢的動脈出血。一般在受傷動脈的近心端,通過用手指壓迫血管中斷血流,達到止血目的。 指壓止血的原理: 在傷口的上方(近心端),找到搏動的血管,用手指把血管壓到附近的骨骼上以達臨時止血的方法。
1.肱動脈指壓點 適用于一側肘關節(jié)以下部位的外傷大出血。按壓部位:一手壓迫肱動脈,另一手固定傷員手臂。(肘窩向上2厘米肱二頭肌內(nèi)側可感覺到搏動。) 2.腘動脈指壓點 適用于小腿以下的嚴重出血。按壓部位:在腘窩中部可觸及腘動脈搏動。 3.顳動脈指壓點 適用于一側頭頂,額部的外傷大出血。按壓部位:在傷側耳前,一手按壓顳淺動脈,另一手固定頭部。 4.足背動脈指壓點 適用于一側腳的大出血。按壓部位:兩手拇指和食指分別壓迫傷腳足背中部的脛前動脈和與內(nèi)踝間的脛后動脈。 外傷出血何時需要專業(yè)幫助,出現(xiàn)以下情況時請及時送醫(yī): 1.壓迫傷口5分鐘仍未止血; 2.被人或動物咬傷,傷口深或創(chuàng)口大; 3.傷口有碎片或污物,自己無法處理; 4.被臟的銳器扎傷,傷口小且深; 5.受傷區(qū)域無知覺,提示神經(jīng)可能受損。 溫馨提示: 1. 嚴禁用泥土,面粉等不潔物撒在傷口,避免傷口進一步污染。 2.嚴禁往傷口處撒抗生素藥粉,避免引起過敏。 3.不要反復使用消毒藥水涂抹傷口,影響傷口愈合。 4.如果有創(chuàng)口較大且出血較多時,加壓包扎力度要適度(可觸及遠端動脈的搏動,皮膚顏色無明顯變化即為適度),既要達到止血效果,又不能影響血液循環(huán)。
急診科簡介
濮陽市人民醫(yī)院急診科集卒中、胸痛、創(chuàng)傷、危重孕產(chǎn)婦救治、新生兒重癥救護“五大中心”為一體,是濮陽市急救中心、濮陽市醫(yī)學會急診學分會主委單位,設有45張床位病區(qū)和10張床位EICU,檢查檢驗、藥品調劑等輔助科室設置齊全,均在急救核心區(qū)50米內(nèi),并配有全流程信息化系統(tǒng),患者“上車即入院”,年急診量13萬余人次、急救出車9000余輛次,院前急救3分鐘出車率95%以上。科室醫(yī)護團隊74人,其中醫(yī)生28人,正高1人、副高6人,醫(yī)學碩士12人,分為5個醫(yī)療組;常規(guī)救治急性心衰、心肌梗死、呼吸衰竭、腦卒中、嚴重多發(fā)傷、顱腦損傷、藥物中毒、危重孕產(chǎn)婦、新生兒等危重癥患者;DNT中位數(shù)28分鐘,個例最短9分鐘,時間窗內(nèi)溶栓率達75%,創(chuàng)傷中心年均救治患者5000余人次,手術治療3000余人次,在創(chuàng)傷中心“回頭看”工作中全省排名第十,急危重癥、疑難病癥救治能力區(qū)域領先,24小時守護群眾生命健康。
急救電話:0393-6162120
供稿:蘇瑞超